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1. OpenParty成都第二波:春江水暖

    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余春水生。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春风吹开冰冻的河水,人们走出家门访亲拜友,又是一年新气象。OpenParty成都第二次活动将于2012年2月11日举行。欢迎大家相遇在OpenParty,分享精彩话题!

    活动时间

    2012年2月11日(周六),13:30~17:30

    活动地点

    奇诺咖啡餐厅(http://t.cn/apyQXj,天府软件园A9)

    参与群体

    我们欢迎以下朋友参加:

    • 程序员、架构师业务分析师、用户体验设计师
    • 敏捷实践者、咨询师
    • 开源技术传道者、移动市场管理者、项目经理、风险投资人、社团组织者
    • IT、软件、互联网、媒体、咨询、出版等行业从业人员
    • 旅游爱好者
    • 以及一切愿意与大家分享知识、并且愿意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的朋友

    招募话题

    OpenParty采用“非会议”(Unconference)形式,所有讨论话题都是由参与者自发提出。有话题分享或发起讨论意愿的朋友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将PPT或者话题、讨论简介发送给组织者( staffatchengdu-open-party.org ),或直接在网站上提交话题(http://www.chengdu-open-party.org/topic/new)。

    如果你的分享过程需要用到白板和投影仪之外的设备,也请提前告知组织者。

    更多信息

    请加入成都OpenParty的邮件列表(http://groups.google.com/group/openpartycd/) 或者联系组织者( staff at chengdu-open-party.org )

    春江水暖,借榻相谈。OpenParty成都第二波,期待你的到来!


  2. 什么是专业服务,以及为什么它是好的职业起点

    上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就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IT专业服务的程序员跟普通企业的程序员在工作内容上有什么区别?”嗯,我猜到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决定再写一篇,细讲讲什么是IT专业服务,以及为什么我说IT专业服务是一个尤其好的职业起点。

    (快速回答这个“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只要想想普华永道的会计师跟普通企业的会计师有什么区别,你就可以大概知道答案了。)


    (图片来源:电影TheProfessional

    专业服务企业和普通企业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它们销售的东西不同。普通软件企业销售的是产品——当然是广义的“产品”,包括盒装软件、企业解决方案、互联网网站等在内。销售产品的盈利模式,说到底就一个关键点:一次开发,批量销售。拷贝卖得越多,卖出后续拷贝的边际成本越低,企业就越赚钱。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微软的Office,华为的网管软件,亚马逊的书店,你看,都是靠(几乎)无边际成本的大批量销售来盈利。

    而专业服务企业销售的是⋯⋯呃,专业服务,也就是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人基于他们的技能所提供的服务。既然是人提供的服务,那么肯定不能大批量复制了,因为我们不是孙悟空也不会分身术。比如说,麦肯锡的咨询师做战略咨询,服务两家企业就得用两倍的时间或者两倍的人力(也就是两倍的成本);普华永道的会计师给企业做审计,也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不能降低边际成本批量复制,那么专业服务企业靠什么来提高利润率呢?简单说就一句话:提高服务的价值。具体来讲,有三个因素影响服务价值:

    1. 越显赫的客户越有价值。很显然,为行业前三的客户服务,比为行业第327的客户服务要更有价值。比如你可以看ThoughtWorks的部分客户列表,基本上都是某行业在某区域排名前三的企业。
    2. 越关键的工作越有价值。同样很显然,客户愿意为业务关键的、技术难度大的IT系统多投资。所以ThoughtWorks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这类IT系统上。至于无关紧要的、没难度的小系统嘛⋯⋯有别人会做的。
    3. 人的能力越强,服务越有价值。还是很显然,客户愿意为能力强的、水平高的、能做出更大贡献的咨询师支付更高的费用。

    所以你可以看到:专业服务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它天生是重视专业技能、重视人员培养的,它的利益诉求与专业人士(尤其是尚在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诉求天生是吻合的。专业服务企业必定乐于投资于员工的学习和能力提升,甚至像ThoughtWorks这样的企业会强迫员工学习和提升,因为说到底,员工能力越强就等价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再加上专业服务企业倾向于为最重要的企业做最重要的工作,作为员工你的简历就会非常好看,因为你没有把时间耗费在无关紧要的项目上。

    而另一方面,销售产品的企业,它的利益诉求和年轻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诉求就未必一致了。这一方面我不打算展开分析。只要回想一些我们常听到的说法,你就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开发没地位,什么都是市场人员说了算。”

    “代码写得好有什么用,根本没人关心。”

    “程序员就是年轻人干的体力活,转做销售才有前途。”

    “这些新技术在我们这儿都没用。”

    当然,销售产品的企业有它明显的优势:它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的员工有机会在一个产品大获成功之后挣到很多的钱并且从此开始享受安逸的工作状态。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在流口水之前你需要考虑两个风险:第一,产品未必会大获成功,也可能一败涂地,你怎么确定你加入了正确的产品;第二,即使产品大获成功,你身边的同事都要和你分这块馅饼,你怎么确定你能分得多?

    应对这两个风险,你需要更广阔的视野(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以及更强的能力(以便做出更大的贡献)。怎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快速积累起广阔的视野和强大的能力?我的建议(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说过了)是:从专业服务开始你的职业生涯,等到你对自己的积累和选择足够有信心了,再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最后还有一个额外的建议。有那么一些企业,其实本来是提供服务的,却总想做出产品来批量复制;或者本来是做产品的,但产品做得不够好处处都要定制,搞得自己像在做服务。千万不要选择这些夹在中间两头不靠的企业。你会发现自己既没有得到能力提升,又看不到产品大卖红包大派的前景。做什么选择都好,但不要选择浑浑噩噩。

    (继续:如果有讨论的欲望,请到新浪微博@JeffXiong。如果你提出了好的问题,没准我会再写一篇。)


  3. 年轻的程序员,为什么你应该从事专业服务

    最近在成都大举招人,于是也有更多的小朋友问我:究竟ThoughtWorks是做什么的呢?加入ThoughtWorks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很多感性的东西比如说你可以成为Martin Fowler的同事。不过我最想跟年轻的程序员们说的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你应该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从事专业服务,而ThoughtWorks能给你提供这样的机会。

    有人说,从学校出来以后每天要做的事,一开始是工作,然后是职业,再后来是事业。每个年轻人在得到一份解决温饱问题的工作之外,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我的职业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答案说简单也很简单,你只需要准备两件事:

    1.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2. 积累做自己想做的事所需的能力

    怎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有人想做个网站有一亿人用。有人想做个产品只卖给特定的一些企业。有人想做技术领先的事情。有人想做鼠标结合水泥的事情。有人想在金融业找找机会。有人想从事能源这样最实的实业。有人想在大企业的平台上做大事。有人想开创自己的企业。

    你想做的事可能很不一样,但寻找想做的事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共通的:看得越多,就会选得越准。很显然,如果你只看过两家企业,从中选了一家并且这家就是你想要长期奋斗的理想东家,那只说明你运气好。你不想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交给运气,那么你就需要更多的信息。

    具体说来,为了规划自己的职业,你需要三方面的信息。你需要理解经济大背景,以免走进一个夕阳产业——读完电子系研究生然后被某著名企业整班招聘去的年轻人,你确定你真的不想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工作?你需要接触各种不同的行业,银行,保险,通信,旅游,能源,运输,传媒,互联网,教育,非政府组织⋯⋯对这些行业到底在做什么有足够深入的理解,然后你才有充分的依据来判断自己究竟想做一件怎样的事。最后你还需要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发,测试,需求分析,项目管理,运维,咨询⋯⋯趁自己还年轻,尝试尽可能多的事,这会帮助你在未来做一个严肃的选择。

    积累哪些能力?

    我假设今天年轻的程序员将来想做的事或多或少还是跟IT有关的。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想做的跟IT完全无关(虽然稍后我会告诉你,这种可能性不大),你应该赶快去练习你想做的事,而不是在IT这个圈圈里浪费时间。

    当你开始规划一个与IT相关的职业,以下几种能力是你一定会需要的:

    • 精湛的技术能力。相信我,技术能力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干任何事的基础。稳固的技术基础能让你做任何事(例如需求分析、项目管理)更加高效。所以作为职业的起点,你需要打好技术基础——绝不仅仅是以一般的强度写一般水平的程序,你需要集中、刻意的训练,这样你才能快速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然后有时间去做别的。
    • 广阔的视野。还是这句话,信息越多,选择越准。你需要了解各种主要的技术平台,Java,.NET,Ruby,Python⋯⋯然后你才能凭知识而不是凭运气做选择——不仅是帮自己选择,还可能是帮客户选择。你还需要了解很多技术之外的知识,财务,企业运营,期货,保险⋯⋯了解得越多,做事会越得心应手。
    • 专业的影响技能。包括倾听、建议、说服、演讲、写作等一系列关于如何影响他人的技能。所有人都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很多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习它们。极少有人用专业的方式系统地训练自己。专业水准的影响技能,能让你得到更多来自他人的支持——比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多得多。

    为什么是专业服务?

    现在你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在一份位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工作中,你需要获得三方面的信息:(1)商业大环境;(2)各种行业的知识;(3)各种角色的玩法。你需要获得三方面能力:(1)技术能力;(2)视野;(3)影响技能。

    为什么我建议年轻的程序员从IT专业服务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只有专业服务业能提供你机会来获得这些东西。

    专业服务,顾名思义,就是用某种专业技能为各类组织提供服务。专业服务的范围很广,法律、会计、招聘等领域都有公司提供专业服务。但是在所有的专业服务领域中,有两类服务对被服务的企业有着最深入的理解:管理咨询,以及IT专业服务。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IT对所有企业的意义愈发重大,所以IT专业服务的提供者实际上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行业最核心的知识——甚至有时比这些行业里的从业者理解更深刻。

    同时,与其他大部分行业不同,专业服务业所销售的是人的能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所以优秀的专业服务企业对员工能力培养的重视是普通企业无法望其项背的,优秀的专业服务企业中学习氛围之浓厚也是普通企业望尘莫及的。因此对于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从事专业服务是一个快速积累技能、知识和视野的机会:尽快学到需要学的,尽快找到自己想做的,尽快动手去做。

    其实在很多行业中,以专业服务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模式。例如学经济的学生,最优秀者会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积累足够能力、经验和视野之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合适的企业去做CFO。商科优秀毕业生会进入管理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或BCG从事战略咨询,为将来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不过IT本身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IT专业服务更是远没有达到管理咨询那样的成熟度。所以当你打算进入IT专业服务这个领域时,请认真选择你的潜在雇主:它是否能给你接触足够多知识的机会?它是否鼓励和培养你学习各种技能?它是否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果你想要的是为将来积累,你就不会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很可惜,虽然我在中国看过很多企业,我还没有看到一家企业像ThoughtWorks一样做真正意义上的IT专业服务并且重视学习的。

    所以,总结:如果你是一名年轻的程序员,如果你想用最快速度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并且积累足够的能力去做它,你应该选择从事IT专业服务,你应该加入ThoughtWorks。我们刚刚成立的成都分公司正在招聘,你真的应该看一看。

    (BTW,如果看到这里——首先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有讨论的欲望,请到新浪微博@JeffXiong。如果你提出了好的问题,没准我会再写一篇。)


  4. 充满不确定的2012

    (过年了,商业读书会第十八期是在展望将来)

    展望将来总是件很难的事。2011年初一片看涨行情,到年尾只剩哀鸿遍野。于是Economist的展望恰如它配的图:一边举杯,一边交叉手指做祈祷。

    欧债危机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投资人或许可以指望利空已经出尽。各国央行应该还会减息或是量化宽松,但也可能考虑调控效果滞后而提前开始紧缩。再看看敏感的中东⋯⋯80、90年代的持续增长大概不会再出现了,但也不代表投资者就没机会赚到钱。总之,2012就是这样一个看不清的前景。

    似乎中国是值得期待的。统计显示,在一系列经济指标当中,中国已经在众多实体经济指标(钢铁消费、手机数、固定资产投资、车辆销售等)上超过了美国。尽管落后的是一些重要的指标(GDP、资本市场规模、消费规模、国防投入等),但是看起来十五年后中国就会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教育科研的成就值得一提:除了专利数量以外,还有数学与科学教育水平: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 ranks China 31st out of 142countries on thequality of its maths and science education, well ahead of America’s 51st place.

    但怀疑的声音从未消失。对房地产市场的怀疑已经不用再提,人口政策的影响倒是一个新的视角:婴儿潮一代的成长带来人口红利使经济快速成长;婴儿潮一代的老化使增长减缓。然而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无法充分享受人口红利便要面临老龄化和增速放缓。

    中国怀抱着难以解决的结构问题。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在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前,就经历劳动年龄人口骤减、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这会成为难以克服的沉重负担。

    怀揣着一切经济现象都是政治现象的想法再来看看这些,发现个个都是和政治直接相关的。最近又看关于交易市场的电影,越来越感到:说起来好像是科学技术的经济,其实起决定作用的,全都是政治和人性这些无可预测的东西呢。


  5. 事关选择: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

    (商业读书会第十六期:好公司)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德鲁克已经说过: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结构出现,已经融入了大多数现代人的每日生活。为了让那个世界、让社会、让大量人的生活变得美好,就必须在企业这里做比赚钱更多的事。毕竟,说到底,每天用至少8小时呆的地方、做的事,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地从“生活”中摘出去的。

    第一篇文章讲述了伟大的公司们如何思考企业的社会地位。这里有一个词:“institutional”,据我理解就是“公众机构的”——重要的企业可能会雇佣十万员工,对上下游企业造成显著的影响,并拉动当地的消费及服务业:它就是一个公众机构,而不仅仅是赚钱机器。

    具体说来,如何将一家企业作为一个健康的公众机构来运转,作者给出了6个要点:共同的价值观与使命,长期聚焦的视野,投入感情,关注与社区的关系,创新,自组织。归根结底,一家“好公司”认同工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希望通过提升工作的意义来提升生活的意义,而不是让员工在工作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尽管“好公司”这个说法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其实我认为它仍然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不是道德的问题),而且这个选择并不是一边倒的。在第二篇文章第三篇文章里有大量的案例来介绍一些著名的企业是如何成为“好公司”的。这里我很欣赏第三篇文章里InfoSys的前董事会主席Murthy所说的一句话:

    When you say that you are committed to values, it implies that you are willing to pay aprice forthem.

    就像老师(最近)经常说的:Alternatives exclude.我最近正好在读另一本关于安然的书,加上以前读过的关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书关于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书。尽管安然不巧倒闭了,但这种交易者的企业文化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并且仍然在吸引着最优秀的人才。所以这不是对与错,这是选择。正如Murthy说到InfoSys给新员工的承诺:

    我们能向员工承诺的只有三件事:1,我们的每个项目都会使他们更受尊重;2,这家公司会坚守公平、透明和正直,他们绝不会因为在这里工作而羞愧;3,他们在这里能学到的,比在其他任何公司多三倍。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他没有承诺的东西:他没有承诺赚大钱,没有承诺稳定的养老职位,没有承诺奢华安逸的工作环境,也没有承诺40小时之外可以完全放下工作。这就是选择。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为“成为好公司”的选择而设计的一种结构:营益企业(For-Benefit Enterprise)——介于营利组织(For-ProfitOrganization)与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之间的企业与社会的结合。现行的经济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这样的组织:它以企业的形式运营,但不以高利润为目标,而是致力于社会责任。于内的挑战来自于决策、监管和绩效,外部的挑战则来自于法律、税则和经济环境。尽管有这些挑战,营益企业仍然(主要在UK和US)逐渐成为营利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之外的第四股力量。

    最后,尽管事关选择,但我仍然想表达一种情感倾向。例如有一家十万雇员、行业领先的企业,当它开始做一些事让自己的员工少一点工作的痛苦,就会在整个行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从而使或许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工作因此变得稍微美好一点。这就不再是一种中性的选择了。这个选择将关系到这家企业在几十年后被放在历史的什么位置。


  6. 走向2012

    鉴于今天已经是1月2号,不应该叫“走向”,而应该叫“走进”之类的⋯⋯不管怎么说,这些是2012年想做的事:

    壹。要坚持读书。去年最终是读了70本书。今年至少也要读到50本才可以。

    贰。要有长性,要把看准的事做到底。少一点纠结,少一点选择障碍,做了选择就一直做下去。少一点小聪明,多一点踏实。

    叁。要学到新的东西。去年学到了游泳和素描,很好。今年还要学到更多,工作或生活都是。

    (愿望越来越简单了。进入平稳的中年期了吗?)


  7. 在DreamHost安装OpenParty手记

    自从开始帮忙组织成都的OpenParty以来,每天抽一点时间做OpenParty成都的网站。感谢Tincleverpig的大力支持,今天终于把OpenParty成都网站给弄起来了。

    首先把OpenParty的Django应用给fork出来到一个新的repository。没多少需要修改的,只是页面稍做调整,改改文字。

    DreamHost有一篇文章讲如何安装Django的。需要照着它做一遍,生成Passenger配置。但是这样弄完以后肯定是跑不起来的,因为所有的依赖包都没有装,而且因为没有root权限所以系统缺省的easy_install也不能安装任何东西。所以,这个配置弄好以后先放着,还得装个自己的Python。

    有个哥们写了一篇博客讲如何在DreamHost安装virtualenv。也是照着做就行了。装好virtualenv以后直接就可以用pip安装依赖包了。

    接下来就是修改passenger_wsgi.py里的配置了。有两个需要修改的内容:第一是需要用virtualenv装的Python;第二是DreamHost缺省生成的配置有问题,没有引入应用程序的路径。直接把我的passenger_wsgi.py贴上来:

    import sys, osINTERP = path_to_python_in_virtualenvif sys.executable != INTERP: os.execl(INTERP, INTERP, *sys.argv)project_path = path_to_applicationdjango_path = path_to_django_in_virtualenvsys.path.append(os.getcwd())sys.path.insert(1, project_path)sys.path.insert(1, django_path)sys.path.insert(1, os.path.join(project_path, “apps”))sys.path.insert(1, os.path.join(project_path, “vendor”))os.environ[‘DJANGO_SETTINGS_MODULE’] = “ChengduOpenParty.settings”import django.core.handlers.wsgiapplication = django.core.handlers.wsgi.WSGIHandler()

    然后就是配数据库啦同步数据库啦这些常规操作了。然后OpenParty成都的网站就美美的跑起来啦~四川地区的技术爱好者们,欢迎来分享!


  8. 成都OpenParty第一波:围炉映雪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蜀中最冷的时节,寒风也挡不住我们交流的热情。第一次成都OpenParty活动“围炉映雪”将于2012年1月7日举行。欢迎大家相遇在OpenParty,分享精彩话题!

    活动时间

    2012年1月7日(周六),13:30~17:30

    活动地点

    奇诺咖啡餐厅(http://www.dianping.com/shop/4187056,天府软件园A9)

    参与群体

    我们欢迎以下朋友参加:
    • 程序员、架构师
    • 业务分析师、用户体验设计师
    • 敏捷实践者、咨询师
    • 开源技术传道者、移动市场管理者、项目经理、风险投资人、社团组织者
    • IT、软件、互联网、媒体、咨询、出版等行业从业人员
    • 旅游爱好者
    • 以及一切愿意与大家分享知识、并且愿意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的朋友

    招募话题

    OpenParty采用“非会议”(Unconference)形式,所有讨论话题都是由参与者自发提出。有话题分享或发起讨论意愿的朋友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将PPT或者话题、讨论简介发送给组织者( staffatchengdu-open-party.org )。

    如果你的分享过程需要用到白板和投影仪之外的设备,也请提前告知组织者。

    更多信息

    请加入成都OpenParty的邮件列表(http://groups.google.com/group/openpartycd

    或者联系组织者( staff at chengdu-open-party.org )

    围炉映雪,把酒言欢。成都OpenParty第一波,期待你的到来!


  9. 如何布置体面的故事墙

    作为软件开发最重要的两个现场可视化工具之一,故事墙应该是什么样,其实是可以从一些基本原则很自然地推导出来的。只要去理解这些背后的原则,就会知道如何布置一个体面的故事墙。

    原则之一:故事墙是每个人的工作现场。

    这句话说说很简单。什么叫“工作现场”?一个人的工作现场,至少应该有两块区域:待处理工作区,以及当前工作区。在任意时间点,每个人在当前工作区里应该有且仅有一个工件在处理;工件应该保持流动,因此待处理工作区的堆积会反映出工作环节的不均衡。这些都是丰田方法的基础,不是吗?

    那么,一个故事墙应该有几个纵栏?一般来说,一支软件开发团队至少有三种角色:分析需求的人,写代码的人,验收的人。每个角色有待处理工作区和当前工作区,再加上整个团队的完成区、阻塞区和Backlog区。所以,一个故事墙至少应该有8栏、9种状态(“阻塞”是单独的一块区域)。

    原则之二:故事墙是团队的信息辐射器。

    这句话也很简单。什么叫“信息辐射”?每张故事卡应该让人在五米开外就能看见标题,这样才能起到主动信息辐射的作用。所以故事卡要有足够大,十几厘米宽,用油性笔写上故事标题能在几米外看清楚。而且故事卡是各种交流的媒介,所以要用硬纸卡,用橡皮泥来粘,而不是用sticker,因为sticker会打卷,而且不适合在背后写字。

    基于这两个原则,可以推知一个故事墙大约有多大:最紧凑的布置,待处理工作区按照两列设计,当前工作区按照一列设计(不允许过多的工件同时处理),Backlog区和完成区按照三列设计,两栏之间留一张卡片宽度间隔。简单算一下就知道,故事墙至少是接近4米宽。

    基于这两个原则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够体面的故事墙可能有哪些问题,从而找到改进点。


  10. 大规模敏捷推进的第一步:透明化

    越来越多的IT组织希望在更具典型性的项目团队中实施敏捷。由于这种典型项目具有规模大、涉及团队多、跨地域等特点,对其进行的敏捷引入必须更加审慎和严谨。基于多次指导类似规模团队敏捷导入的经验,我们建议:大型团队的敏捷转型需从项目管理透明化入手。通过实施项目管理透明化,首先掌握团队现状、发现重点问题、制定度量标准,然后牵引团队实施更进一步的改进。

    项目管理透明化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进度透明化和质量透明化。

    • 进度透明化。分布式的大型团队在需求、优先级、进度等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通过引入基于用户故事的需求分析和管理方法,并采用适当的在线项目管理工具,将项目的范围、进度、速度等重要信息加以可视化,以便团队掌握自身能力、发现当前研发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改进点。
    • 质量透明化。传统上大型项目往往在后期才开始集成和测试,从而给项目交付带来了极大的不可控风险,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水平也难以掌握;而且由于质量保障活动在项目后期开展,发现质量隐患也难以有效弥补。通过引入分布式、跨团队、分层分级的持续集成,尽早、尽可能频繁地进行集成,以便团队随时了解产品的当前质量属性,提早发现质量隐患,为后续改进提供牵引。

    通过实施项目管理透明化,团队将对自身现状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发现大量的改进点。后续的敏捷推进将针对高优先级的改进点逐渐开展,并以迭代方式快速得到反馈和调整。敏捷推进活动本身也是以敏捷的方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