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生活在别处?

有这样一些人,跟谁都不特别亲近,做什么事都不特别有热情。如果恰好聊到,他们会告诉你,只是现时、现地的人和事情太没意思了。他们会给你讲在别的某地的精彩际遇,和别的某人的情投意合。讲得兴高采烈眉飞色舞,使你不由不信,他其实是个有趣的人,只不过有趣不在此时、此地。

爱的行刑者》(Love’s Executioner)的第三个故事“FatLady”就讲到了这样一个人。这位女士因为肥胖而不受喜爱,又因为工作原因到加州出差18个月,无法结识新朋友。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她说自己在老家德州、在多年居住的纽约都有很多好朋友和快乐的生活,是出差和加州人对肥胖者的偏见使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然而心理医师(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发现,这位女士是个很无趣的人,无趣到让心理医师要打瞌睡。她的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几乎都是她在回忆中给自己构建出来的。她总是在谈论别人、别处、从前、将来,就是不谈现时、现地、身边的人。她“生活在别处”。

《爱的行刑者》这本书的高级之处在于,它提出了给人生带来最深层次的、无可逃避的痛苦的四个根本原因:

  1. 人都会死。(Mortality)
  2. 人是自由的。(Freedom)
  3. 人是孤独的。(Loneliness)
  4. 人生是无意义的。(Purposelessness)

这位女士的问题,她的无趣、她的无法与人产生情感连接,当心理治疗探索到最深层次,原因是在于对孤独的恐惧和对自由的抗拒。“自由”的话题先放下不谈,留着下次再单独写一篇。关于“孤独”,这位女士这样说起她在结识新朋友时的感受:

也许听起来很疯狂……每当我认识感觉不错的新朋友,我就会马上开始想象跟他们道别的情景。

因为她——从潜意识深处——知道,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谁能始终陪伴谁,没有谁能完全理解谁,告别早晚总会发生,所以她从一开始就不自觉地避免与人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如果不去投入感情,那么分别时就不会难过。对一个人、对一个地方、对一件事,都是如此的想法。

之所以这个故事对我触动特别深(因此我要首先把它写下来),因为我发现自己就是这样“生活在别处”的。有趣的经历,有趣的人和事,似乎想起来经常都是在别的时间和地点,而不是在身边和眼前。但是,没有身边和眼前的精彩、快乐和感动,在“别处”真的就能找到吗?

所以,这是一本很高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