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在成都招聘了三十个应届毕业生。中国的大学教育给学生们教了些什么我们都知道,简单说来,这三十个毕业生里,大概有一半自己在学校里做过课业之外的事,他们有一点编程基础;另一半是典型的好学生,在学校里没干过私活,于是他们没有任何编程基础。当然了,大家都学过C语言,学IT相关专业也多少写过一点程序。但是你知道,如果你谈论的是开发要跟客户收钱的商用软件,这点“基础”最多最多只能算约等于0——如果不是负数的话。
(你觉得我讲得很夸张吗?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不用说编程基础了,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连计算机都不会用。当然大家都会发微博会用QQ聊天会打网游什么的,这个我爹也会,显然你不会认为我爹在大学IT相关专业意义上“会用计算机”。我是说,如果一个学生读了七年IT相关专业却连在命令行里创建一个目录删除一个文件都不会,你真的很难说他/她会使用计算机。真实事例,毫不夸张。)
还好,我们有一套培养新人的体系,比如现在痛陈“新人七宗罪”的毛超同学,连我都会经常忘记,他就是两年前的毕业生。所以放在较长时间来说,我倒不太担心新同学们没有成长。但这个职场第一步,从啥也不会的小菜鸟到稍稍像样的程序员,并且让同事们认可你有成长的潜力愿意继续教你,这一步应该怎么走?
一帮小菜鸟跟我坐在一个桌上,天天挨我骂,又有那么多东西不会,有点战战兢兢了。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个阶段我对你们的要求不多也不高,你有很多知识不会我可以接受,你有很多技能不会我也可以接受。我只要求三件事:
- 编程要快;
- 遇到问题要有思路;
- 要积极主动。
毕竟我们招人是很严格的,能进来的都是各个高校的佼佼者,基本素质就摆在那里。只要能在很短时间内做到这三样,我就相信这个人是有潜力的、是可培养的。而且这三样,经过我的实践检验,是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的。
怎么提高?嗯,今天先写到这里,下次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