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那篇《人在职场,做事要主动》里面,我这样写道:
“工作几年以后,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和口碑,领导有时就会给你一些非常挑战、甚至完全超出你想象的任务。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怂:你敢让我上,我就敢上。这种高挑战的任务往往是难得的机会,搞定了就能让你上一个台阶,你要是不敢上,别人可能正等着抢这个机会呢。”
最近我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说他自己就是在一个关键点上“怂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我刚进公司时,领导叫我先在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上工作。做了一段时间,领导想要我去研发新产品。这个新产品技术领先,公司也很重视,同时因为技术的先进性也存在风险。”
“领导问我:如果你去做新产品,有信心做到市场第一么?我回答:如果是产品本身的水平做到第一肯定没问题,但是市场规模第一就要受很多因素影响。领导说:我知道,所以你有信心做到第一么?”
“我沉默了几秒说:先看下我对现有产品的规划吧,新产品的事回头再说。”
“于是,我就一直做老产品,另一个同事去研发新产品了。其实新产品集合了全公司的优势资源,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要做到市场第一的机会比老产品大得多。就因为我自己怂了一下,不敢上,就没机会上了。”
看了这个读者的故事,我反倒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件事了。所谓主动,其实未必都体现在关键机会勇于出头;在不那么激动人心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从普通的工作中发掘出不普通的意义,这同样是“主动做事”的一种方式。
我有个同事,最近几年一直都在一个大项目上泡着,既没有发表什么文章,也没有在外面做演讲,有意思的项目一个接一个来了又去,他似乎就毫不动心,就是安安心心地泡在那个大项目上。几年泡下来,他生生地把这个全公司公认最难搞的客户给搞定了,客户对他不说言听计从至少也是青眼有加了。而且不光工作有成绩,连他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很多,不管是做IT架构还是处理客户关系,都显得游刃有余,叫人一看就放心把更重要的事交给他做。
有句老话叫“厚积薄发”,如果太在意抓住机会,也可能有另一面的风险:做的漂亮事情很多,但是积累不够,每件事都流于表面。尤其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机会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真是像老故事里说的,如果是把锥子的话早晚都会露出头来。所以一时错过一个机会并不算什么大事,在一个相对沉稳的环境里把自己的能力和思考打磨得更精湛,或者反而是好事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