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什么是专业服务,以及为什么它是好的职业起点

上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就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IT专业服务的程序员跟普通企业的程序员在工作内容上有什么区别?”嗯,我猜到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决定再写一篇,细讲讲什么是IT专业服务,以及为什么我说IT专业服务是一个尤其好的职业起点。

(快速回答这个“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只要想想普华永道的会计师跟普通企业的会计师有什么区别,你就可以大概知道答案了。)


(图片来源:电影TheProfessional

专业服务企业和普通企业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它们销售的东西不同。普通软件企业销售的是产品——当然是广义的“产品”,包括盒装软件、企业解决方案、互联网网站等在内。销售产品的盈利模式,说到底就一个关键点:一次开发,批量销售。拷贝卖得越多,卖出后续拷贝的边际成本越低,企业就越赚钱。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微软的Office,华为的网管软件,亚马逊的书店,你看,都是靠(几乎)无边际成本的大批量销售来盈利。

而专业服务企业销售的是⋯⋯呃,专业服务,也就是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人基于他们的技能所提供的服务。既然是人提供的服务,那么肯定不能大批量复制了,因为我们不是孙悟空也不会分身术。比如说,麦肯锡的咨询师做战略咨询,服务两家企业就得用两倍的时间或者两倍的人力(也就是两倍的成本);普华永道的会计师给企业做审计,也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不能降低边际成本批量复制,那么专业服务企业靠什么来提高利润率呢?简单说就一句话:提高服务的价值。具体来讲,有三个因素影响服务价值:

  1. 越显赫的客户越有价值。很显然,为行业前三的客户服务,比为行业第327的客户服务要更有价值。比如你可以看ThoughtWorks的部分客户列表,基本上都是某行业在某区域排名前三的企业。
  2. 越关键的工作越有价值。同样很显然,客户愿意为业务关键的、技术难度大的IT系统多投资。所以ThoughtWorks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这类IT系统上。至于无关紧要的、没难度的小系统嘛⋯⋯有别人会做的。
  3. 人的能力越强,服务越有价值。还是很显然,客户愿意为能力强的、水平高的、能做出更大贡献的咨询师支付更高的费用。

所以你可以看到:专业服务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它天生是重视专业技能、重视人员培养的,它的利益诉求与专业人士(尤其是尚在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诉求天生是吻合的。专业服务企业必定乐于投资于员工的学习和能力提升,甚至像ThoughtWorks这样的企业会强迫员工学习和提升,因为说到底,员工能力越强就等价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再加上专业服务企业倾向于为最重要的企业做最重要的工作,作为员工你的简历就会非常好看,因为你没有把时间耗费在无关紧要的项目上。

而另一方面,销售产品的企业,它的利益诉求和年轻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诉求就未必一致了。这一方面我不打算展开分析。只要回想一些我们常听到的说法,你就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开发没地位,什么都是市场人员说了算。”

“代码写得好有什么用,根本没人关心。”

“程序员就是年轻人干的体力活,转做销售才有前途。”

“这些新技术在我们这儿都没用。”

当然,销售产品的企业有它明显的优势:它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的员工有机会在一个产品大获成功之后挣到很多的钱并且从此开始享受安逸的工作状态。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在流口水之前你需要考虑两个风险:第一,产品未必会大获成功,也可能一败涂地,你怎么确定你加入了正确的产品;第二,即使产品大获成功,你身边的同事都要和你分这块馅饼,你怎么确定你能分得多?

应对这两个风险,你需要更广阔的视野(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以及更强的能力(以便做出更大的贡献)。怎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快速积累起广阔的视野和强大的能力?我的建议(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说过了)是:从专业服务开始你的职业生涯,等到你对自己的积累和选择足够有信心了,再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最后还有一个额外的建议。有那么一些企业,其实本来是提供服务的,却总想做出产品来批量复制;或者本来是做产品的,但产品做得不够好处处都要定制,搞得自己像在做服务。千万不要选择这些夹在中间两头不靠的企业。你会发现自己既没有得到能力提升,又看不到产品大卖红包大派的前景。做什么选择都好,但不要选择浑浑噩噩。

(继续:如果有讨论的欲望,请到新浪微博@JeffXiong。如果你提出了好的问题,没准我会再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