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商业读书会第十八期是在展望将来)
展望将来总是件很难的事。2011年初一片看涨行情,到年尾只剩哀鸿遍野。于是Economist的展望恰如它配的图:一边举杯,一边交叉手指做祈祷。
欧债危机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投资人或许可以指望利空已经出尽。各国央行应该还会减息或是量化宽松,但也可能考虑调控效果滞后而提前开始紧缩。再看看敏感的中东⋯⋯80、90年代的持续增长大概不会再出现了,但也不代表投资者就没机会赚到钱。总之,2012就是这样一个看不清的前景。
似乎中国是值得期待的。统计显示,在一系列经济指标当中,中国已经在众多实体经济指标(钢铁消费、手机数、固定资产投资、车辆销售等)上超过了美国。尽管落后的是一些重要的指标(GDP、资本市场规模、消费规模、国防投入等),但是看起来十五年后中国就会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教育科研的成就值得一提:除了专利数量以外,还有数学与科学教育水平: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 ranks China 31st out of 142countries on thequality of its maths and science education, well ahead of America’s 51st place.
但怀疑的声音从未消失。对房地产市场的怀疑已经不用再提,人口政策的影响倒是一个新的视角:婴儿潮一代的成长带来人口红利使经济快速成长;婴儿潮一代的老化使增长减缓。然而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无法充分享受人口红利便要面临老龄化和增速放缓。
中国怀抱着难以解决的结构问题。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在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前,就经历劳动年龄人口骤减、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这会成为难以克服的沉重负担。
怀揣着一切经济现象都是政治现象的想法再来看看这些,发现个个都是和政治直接相关的。最近又看关于交易市场的书和电影,越来越感到:说起来好像是科学技术的经济,其实起决定作用的,全都是政治和人性这些无可预测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