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商业传统·地球村·敏捷

和Yusiew吃着牛排的时候,又扯出了我的那套歪理斜说。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或者说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商业传统本质上是基于航海贸易的。航海贸易的特征是,我和你做一次生意,然后这辈子也不会再见到你。因此交易的双方倾向于把合同条款订立得绝对明晰并且严格遵循合同。而中国的商业传统是基于农业贸易的,农业社会的重土安迁使得百年老店和几十年老主顾屡见不鲜。所以中国人做生意把合同看得很淡,更看重良好的关系和长久的共赢。

《十亿消费者》说中国人没有双赢的传统,显然这不是真的,他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看到对一切都丧失信任的中国社会。另外某人说读《十亿消费者》读得郁闷,我恰恰相反,读得挺愉快,因为中国是并且仍然是不同的。“不同”与好坏无关,何况西方资本主义的席卷是从马歇尔开始的,何况里根-撒切尔体系正在被置疑──每次走在西安的唐城墙遗址或者北京的元大都遗址,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

就好像《十亿消费者》说到中国商人对合同的不重视。我赞同他的观察但认为这是中国商业传统的优点而非缺点。一个看重良好关系与长久共赢的商业环境不会太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多付出的会有收获,多攫取的会有报应。这是一个高效率低浪费的体系,但还没有进入这个生态圈的外来者必须经受考验才能享受它的好处。与此同时地域局限性是建立关系与声誉的先决条件,所以80年代的外来者有充分的理由抱怨中国的商业传统。

但,麦克卢汉说,地球村。更要紧的是,这一次我们逃无可逃。我们只能在这个村里做生意。口碑会被留下,一辈子。地球村让人们回归农业社会,也让商业传统一道回归。北美的大师们说,客户合作重于合同谈判。单就这一条而言,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纯吐槽,目的就是为了写一些字。然而,仍然觉得,正襟危坐的文字写得很累。再拜麦克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