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滥用缩写和意义的缺失

《ThoughtWorks文集》的第六章这样写道:

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在类名、方法名或者变量名中使用缩写。请抵制住这个诱惑。缩写会令人迷惑,也容易隐藏一些更严重的问题。

不光是在程序中。这个庞大的组织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缩写。角色有缩写(SE、DE、PO、PL、TL、TPL…),测试种类有缩写(UT、ST、SDV、SIT、HLT、LLT…),文档类型也有缩写(PR、SD、SRS、TC…)。

缩写不仅会令人迷惑。“更严重的问题”是,当人们习惯了铺天盖地的缩写,大脑就会麻痹而停止思考缩写所代表的本体是什么。于是人们就只是凭着惯性把一个缩写和一个既定的东西联系起来,而不去思考两个问题:

  1. 这个东西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2. 如何改进现有的东西使之更好地达成其预期的价值?

当我们说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名称,大脑是在思考这个名称所指涉的意义。例如当我说自己是“techlead”,我就会下意识地想:我做的事,第一有没有“tech”的性质,第二有没有“lead”的性质。而当大脑习惯了“TL”这个缩写,扮演这个角色的人们也就不会在下意识中不断审视自己,从而使无数细节改进就此浪费──或者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这个庞大的组织相信,目的重于过程,实质重于形式。但我们谈论的是沟通。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沟通的形式就是实质,沟通的过程就是目的。不在意形式的沟通,其结果就是传递的信息直接降格化为无意义──例如这些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