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歪理斜说:历史是非线性的

去年在TWU的时候,我向徐昊第一次提起了“非线性历史观”。当时的话题是关于重构的:

“在重复代码出现之后就应该重构。我预见到了重复代码的出现,所以我首先就做了重构。这样一来,重复代码就不会出现了。那样的话,重构岂不是也不该出现吗?我的意识干扰了历史的进程,让因果陷入了混乱。所以合理的解释是:历史不是线性因果关系的……”

诸如此类的胡言乱语。

不过这两天看到了另一个证据。汇率代表着两国经济的对比,当一国经济向好时,该国汇价也应该会上升。所以经济向好的消息发布,应该会指引着之后汇价上升才对。问题是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事了。所以在消息发布之前,汇价就已经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例如周三澳联储发布6月CPI,在好的预期之下,周二澳元兑美元涨到18年新高0.8865(本文所有数据都未考证,只凭记忆);超出预期的CPI发布之后,市场却只是小小鼓一下掌,周三下午再次刷出新高0.8871;周三(北京时间)晚上发布的美国6月房屋销售数据仍然不佳,但对于这个数据的反应只是周四中午达到0.8850左右。所有消息——尽管都是利好澳元的消息——出尽之后,美元在周四晚上暴跌100点到0.8760左右,周五再次暴跌200点,目前收在0.8527左右。

消息会利好澳元。所有人都这样想。于是所有人都在消息发布之前买进澳元,于是汇价提前被抬高。连续13天上涨,指标严重超买,只等消息打开水闸。于是在利好消息真正出台之时,所有人开始获利回吐,汇价开始跳水。

小T把这个叫做“背离”。我把这个叫做“非线性因果”:众人的思想干扰了历史的进程,让因果陷入了混乱。市场和消息的背离如何进行,这是小T研究的课题;我有一个理论:由于历史本就是非线性的,你就没办法用因果逻辑来推测它。

要不然,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怎么会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