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歪理斜说:不存在的体系

InfoQ中文站:统一过程之父叫停新过程

“作为解决方案,IvarJacobson认为我们应该交流实践,而不是过程,来自团队自己的软件过程的构造块是可以装配的。实践的描述是可以独立描述的,描述可以在过程中共享,因此这个团队与别人的过程上的异同就很容易看出来。”

以前关注语言学的时候,我有一个理论(这句话将被作为“歪理斜说”系列的标志_):所谓“语言的体系”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词汇、以及词汇的用法。譬如说,可能很难找出“英语的语法”这种东西,它是融入到词汇当中的。同样,对于——至少某些——计算机语言,语法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中的词汇可以如何使用。LISP、Smalltalk和Ruby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还有别的例子。例如MartinFowler说“业务逻辑就是业务没有逻辑”。所谓“业务逻辑的体系”,大抵就是一个你希望套用但基本上一定会套用错的体系。还有敏捷。开大会说“我们要实施敏捷”或者“我们已经实施了敏捷”都是没有意义的,相比之下迭代的周期和有没有持续集成显得更有参考价值。这就是IvarJacobson说的,“过程已经讨论够了,多说点实践吧。”

*

关于“歪理斜说”的补充说明

人的眼睛都是会选择性失明的。我们看见我们想要看见的。换句话说,当你有一个理论时,你总能找到论据来支持它。

但即便如此,如果你每周都能冒出两三个理论,其中总会有一些比较好玩的。

这就是“歪理斜说”的由来了。好玩的理论,就算是歪理谬论,扔掉了也怪可惜的,不如就收集起来吧。

(本来还想说“如果相信,责任自负”之类的话,不过细想想,其实别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