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思考


Transparent Thoughts


关于盲从和怀疑,以及对Erlang的怀疑

李剑在InfoQ中文站的新闻里提了一个好问题,

“信仰”这个词从广义来讲说范围太大,如果对其进行细化,至少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自己并无亲身体验,只是听到众多技术专家、敏捷推动者对TDD的宣传、推崇,就陷入了对这个“魔咒”无限的狂热中,这个可以算是盲从;另外一种,则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有过使用TDD的丰富经验,并且对TDD所带来的益处深有体会,所以才会坚定不移的继续使用TDD,并致力于它的推广。那么,你对敏捷和TDD的感觉应该属于哪一种?

实际上James Coplien的抱怨——“我们被告知‘只有做TDD你才是一个专家’……,却不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一点”——很多时候恰好是由于像ThoughtWorks这样的咨询公司被误解的好意:我们真的知道,在那个情景下TDD(或者别的敏捷实践)会有所帮助;但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或者说清楚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们没有这么多(免费的)时间和精力了。有时候说话说一半确实会造成误解,不过我仍然认为:信息多一点总比少一点的强。

另外某同志在给客户的信里说Erlang会是web开发的下一个王子。可他举的例子真算不上有吸引力:第一,用Erlang做这种东西怎么看也觉得是大炮轰蚊子;第二,这个SlideAware怎么看也觉得是个过度设计的Web 2.0作品——至少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Google Doc。所以这事情仍然很tricky:多少网站当真需要“9个9”的可靠性?为了一个关键部位的完美实现而提高整个网站的开发(和维护)难度,这事情在什么情况下会划算?ErlyWebRails还有多远?